那么,陈赓将军为何会提出这样的问题?聂荣臻元帅又是如何妙答,让陈赓难以招架的呢?
陈赓,湖南湘乡人,生于1903年。因家中父亲与祖父皆是武术高手,陈赓年轻时便投身军旅,最初加入了地方军阀的部队。
然而,军阀们横行乡里,鱼肉百姓的恶劣作风让陈赓将军心生厌倦,不久后毅然退出军队,寻找更加正义的道路。
后来,在何叔衡的引荐下,他进入了毛主席创办的自修大学。这里,陈赓结识了博学且充满智慧的毛主席,二人一见如故,成为挚友。
相处不久,毛主席便发现陈赓将军是个风趣幽默的人,时常能让周围的人开怀大笑,气氛轻松愉快。
1925年,陈赓将军考入黄埔军校深造。在校期间,他参与了一场讽刺袁世凯称帝的小话剧。因演员缺少,陈赓自告奋勇出演,凭借出色的表演技艺,引得观众捧腹大笑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蒋介石东征失败、心灰意冷准备自杀之际,正是陈赓将军多次劝说,并背着蒋介石跑了几公里,才挽救了这位后来成为大人物的生命。
然而,随着蒋介石背叛革命,陈赓与他决然分道扬镳。不幸的是,因叛徒出卖,陈赓将军被国民党特务逮捕。
蒋介石曾多次软硬兼施劝降,希望陈赓重新投靠国民党,但陈赓将军坚决拒绝,面对蒋的软语关怀,他坦言:“我这是瘦自己,肥天下。”
随后,他又幽默地问蒋介石:“校长也瘦了,为什么呢?”
蒋介石答曰:“因为国家凋敝,寝食难安。”
陈赓随即反问:“既然这样,国家为什么越来越‘瘦’了?”
蒋介石一时无言以对,只得尴尬离开。陈赓将军的坚定态度,加之他曾救过蒋的命,最终得以释放。
回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,会议正式确认毛主席的领导地位,并宣布陈赓将军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。
会议尚未结束,陈赓便好奇地追上毛主席,打趣道:“主席,什么叫‘候补’?我到底‘候’谁的‘补’?”
毛主席了解陈赓的幽默本性,明白他此言带笑,但会议事务繁忙,便示意陈赓先回,待会儿详谈“候补”的含义。
话还没说完,聂荣臻元帅便站出来了。他同样熟知陈赓的性格,察觉这又是一场有趣的“捉弄”。
聂荣臻打算不再宠溺,决定给陈赓一点“小教训”,于是他找陈赓解释“候补”之意。
聂荣臻笑着说:“党参是中药里极其滋补的良药,所以‘候补’就是把党参‘插’在屁股后面,‘后补’二字,正好谐音‘候补’。”
这一机智回答让陈赓笑得前仰后合,认定遇到对手,遂不再追问毛主席。
从此,陈赓时常拿这件事开玩笑,逢人便自称是那个屁股后面插了党参的“后补委员”,令旁人哭笑不得。
不过,陈赓的幽默不只是为逗乐,许多玩笑背后都藏着深刻的寓意。
整风运动期间,康生等人频频找陈赓的麻烦,令他颇为烦恼。然而,整风运动旨在整顿党风、统一思想,陈赓不好直接批评康生。
为此,他想出妙招。某次毛主席正在主持整风运动报告,陈赓忽然上台,令毛主席惊讶,赶紧问他有何紧急事。
陈赓却一句话没说,径直拿起毛主席的杯子喝了一大口水,随后郑重其事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,说:“天太热,借主席一口水喝!现在没事了!”
此举惹得全场哄笑,连康生也忍俊不禁。但他也感受到了陈赓与毛主席的亲密关系,便不再纠缠陈赓。
除了与主席开玩笑,陈赓还曾捉弄彭德怀元帅。一次,彭德怀因一位同志自掏腰包为他改善伙食而严厉批评对方。
陈赓认为这不妥,影响同志情谊,便邀请彭德怀吃饭,并特别准备了一盆清淡的白水萝卜。
饭桌上,陈赓故意躲着吃鸡肉,令彭德怀十分生气,质问他为何如此。
陈赓假装委屈地说:“给你吃好的你还骂人,我可不敢多给。”
彭德怀顿时明白过来,认识到自己对那个好心人的指责不合适。
这场带有教育意义的“闹剧”让彭德怀改变态度,后来待同志更加宽容,少了些急躁。
1961年,陈赓将军因病辞世。远在台湾的蒋介石也听闻消息,为这位风趣幽默的将军送上最后的敬意。
一位既诙谐又坚定的将军,就此永远离开了人世。
最后提醒您,平台规则规定,只有您与我互动频繁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若您喜欢这篇文章,别忘了点“关注”,这样成为铁粉后,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推送。
本文由“愚鉴”原创发布,已全网维权,未经授权,任何转载、搬运行为必究!
---
如果需要调整风格或者增加其他细节,也可以告诉我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